首页 发展规划 学校学科发展规划

声明:以下刊文著作权属于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
如需引用,请与我们联系。未经允许引用或者转载,我们将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十年腾飞”学科建设规划纲要

2012-06-13

本世纪初,我校确立了用二十年时间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分为“十年基础,十年腾飞”两个阶段。现在“十年基础”的工作圆满完成,“十年腾飞”的号角已经吹响。为确保到2020年我校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学科腾飞带动学校事业的全面腾飞,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目标、发展指标和战略步骤

(一)总体目标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学术繁荣做出重要贡献:以“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为特色的学科体系成熟完善;建设一批在国际上拥有较强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多数学科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知识创新单元;打造一支国际水准的教师队伍,聚集一批中国学术精英,汇集若干世界一流学者;产出一批能够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明显助力国家崛起及人类发展,科学研究实力为国际学界高度认可;培养一大批具有深厚知识积累和良好实践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充满创新精神、具备优秀品格的杰出栋梁之材。

(二)发展指标

2020年,学校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重组建设教育学、数学2个一级学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建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理工学科,一级学科总数达到34-4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达到27个左右(见附表2),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达到130个左右;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量达到20个左右(见附表3);进入ESI数据库前1%的学科数达到2-4个,7-9个学科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一流学科。

2020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含留学生)总规模为25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稳定在1:1的水平,留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10% 。学校教师队伍规模达到2200人左右,生师比控制在18:1以下;专任教师队伍中获得博士学位比率达到90%以上,获得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教师比率超过20%;中青年教师有半年以上国际研修经历的比率达到85%,全职或至少讲授一门课程的外籍教师的比率达到15%

(三)战略步骤

规划分两步走,五年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5年):加速推进、重点突破、构筑高地。

经济学科群继续保持国内领军地位,在部分可比指标中位居世界前列;法政社会学科群继续发挥国内引领作用,成为促进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教育走向世界的排头兵。

管理学科群建立起完备清晰的学科体系,达至国内顶尖水平;人文学科群加快发展步伐,哲学、国学等学科巩固领先优势,文学、历史学、外语、艺术等学科整体实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理工学科群进一步发展,冲击国内一流。

第二阶段(2016-2020年):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进入一流。

经济学科群在多数可比指标中位居世界前列,在几个重点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法政社会学科群在国际学界具有较强影响力,部分学科方向做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态势,致力在经济学科群和法政社会学科群中打造相关学术领域的“人大学派”。

管理学科群引领国内管理学发展,冲击世界一流水平;人文学科群整体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哲学、国学等学科达到“国内领先、世界知名”,历史学进入国内前三,文学整体实力进入国内前五,外语、艺术等学科进入国内一流;精干的理工学科体系形成,若干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若干学科方向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二、现有基础与主要挑战

(一)现有基础

新世纪以来,学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重镇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高地的优势,进一步彰显人民共和国建设者摇篮的人才培养特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成为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学校不断为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鼓与呼,促使全社会不断提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并逐渐形成“文理并重”的风气,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与学校未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重估国学价值,创办新中国第一所国学院,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的国际影响。

“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学科体系基本形成。秉承“国际通行、中国特色、人大特有”的学科发展原则,通过院系结构调整改革和新建理学院、国学院、国际学院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完善了学科布局,形成了特色鲜明、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学科组织结构体系。到2010年,学校共设有22个教学科研型学院,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拥有29个具有博士或者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18个,占62.1%,理工医类一级学科11个,占37.9%;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04个,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博士点102个,占98%,理工学科博士点2个,占2%;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68个。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学科腾飞蓄势待发。我校已经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旗舰,在现有衡量人文社科类学科整体水平指标上全面领跑: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理工学科彰显“生力军”态势:多项科研成果见诸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理学、化学学科经过短短5年时间的建设,已跻身相关领域的国内前列。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学校专任教师共有161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约占6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约占76 %,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接近11%;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25位专家入选中央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15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9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另拥有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科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到2009年,各类科研项目共1310项,年度科研经费总额突破1.7亿元,先后承担了“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人文奥运”研究等特大、重大项目,打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等重要论坛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三大报告、三大发布等一系列高端学术品牌;2009年度CSSCI发文达到2582篇,SSCIA&HCISCIEI收录的论文总数达到292篇。

“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多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到2010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558人,其中本科生11074人,硕士研究生7527人,博士研究生3317人,外国留学生总人数1640人,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为1:1;学校共有5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4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累计达到25篇,在人文社科领域高居榜首。

(二)主要挑战

学科布局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理工学科、部分人文学科建设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学科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充实,学术力量需进一步增强。

学科整体上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不足,缺乏若干个在共性指标上达到世界一流的学科。少数传统优势学科发展趋缓,个别学科甚至有下滑的危险。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离世界一流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缺少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

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足,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和经典传世之作较少。

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三、发展任务

以“整体提高、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为基本要求,以“完善布局、优先重点、夯实基点、凸显亮点、抓好增长点”为发展思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一)完善布局,大力打造特色鲜明、文理协调、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

围绕“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学科体系定位,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布局,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全面高水平覆盖;适当扩大理工科在学科布局中的比重,力争到2020年,理工类一级学科博士授权数达到10个左右,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师规模比例和学生规模比例均达到28

(二)优先重点,大力促进优势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已经处于我国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是未来十年学校学科建设的优先主题。要集中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这些学科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有8个左右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形成相关学科领域的“人大学派”。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是我校在世界一流共性标准上实现赶超的重要突破口,要积极参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关学科之间的竞争,尽快在可比指标上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并逐步参与相关国际学术标准的制定,率先在几个重点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

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继续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确立全球范围内的学术话语权,成为亚洲相关学术领域的教学科研重镇、世界了解学习中国的重要窗口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管理学科具有强劲实力,成为中国管理学科的引领者,在若干领域跻身世界一流。

(三)夯实基点,大力加强人文基础学科的建设和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高水平基础学科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前提。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基础学科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学科整体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哲学继续发挥国内领先优势,赢得世界一流的学术声望;历史学提升位次,冲击国内顶尖水平;中文获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国内前列;外语、艺术适当拓宽学科领域,大幅提升学科实力,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重视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史学研究,为学科的长期发展积蓄能量。

(四)凸显亮点,大力提升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水平

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是学校未来学科发展的亮点。要突出特色、大力创新、加快发展,努力引领学科发展潮流。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以国学为龙头的传统文化研究,加大教育学学科建设力度,巩固并提升相关学科的国际学术地位,发挥学科引领作用。

加强跨学科研究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国家安全与国际关系、中国经济政策、社会发展与民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与新材料、科学决策支持系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等方面,鼓励不同学院、学科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合作,切入学科国际前沿,产出高水平成果,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五)抓好增长点,大力支持理工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现实条件,在加大学校投入的同时争取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打造高水平的理工学科。

继续加强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的学科建设,继续充实和拓宽其学科领域。重组新建高水平数学系,争取建设高起点的生物学系,继续加强系统科学学科建设。到2020年,我校理学学科基本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坚持少而精的工科学科布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抓住机遇,提升水平,到2020年力争进入国内一流。

四、重大举措

为实现规划目标,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和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分别实施“3231计划”、“珠峰计划”和“高原计划”。

(一)人才“3231计划”

在用人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上大力创新,强调“质量第一”,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面向全球招聘教师,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注重有潜力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学术大师的涵育;加大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学术内驱力的环境;创造有利于拔尖人才、创新团队脱颖而出的机制。

主要目标:

——“3”,培养和使用好现有教师队伍的同时,吸收300名拥有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含外籍教师120人左右)进入教师队伍;

——“2”,实施新一轮的“双百工程”,在校内培养100名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具备相当学术实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引进100名具有一流学术水准的知名学者(含外籍教师30人左右)

——“3”,引进(培养)30名左右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

——“1”,引进(培养)10名左右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战略科学家和世界级人文社科学术大师。

(二)科研“珠峰计划”

重点支持鼓励对相关学科理论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研究。鼓励产出精品、上品、传世之作;鼓励高质量、高水平论文在高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进一步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充分开发研究生的科研潜力;鼓励个人自由探索的同时,加强高质量科研团队建设。

主要目标:

——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思想理论“蓄水池”、决策咨询“智力库”,理工学科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同时能够批量转化优秀成果和建立研发产业基地;

——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最高评奖中确保前三,力争第一;在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评选上有重要突破;

——在多个学科领域的世界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若干文章;

——举办、承办多个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若干个国际性学术会议发挥主导或重要作用;

——SSCIA&HCI索引发文量居国内前三,篇均引用率居国内前列;SCI索引发文量进入国内前列,篇均引用率进入国内前10

(三)学科“高原计划”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给予特殊政策,探索设立若干学科特区;进一步完善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机制,探索投入专项资金鼓励学科交叉;以基地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科学配置人员和资金,建设若干国际一流学科发展平台;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各方资源,打造若干顶级学术期刊,支持学术出版物走向世界。

主要目标:

——建设3-5个学科特区、5-10个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平台;

——打造1-2个国家级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平台,努力增加若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若干个高水平的社会科学实验室;

——重点建设一批理工科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新增2-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争取建成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有3-5种我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顶级刊物,3-5种我校主办的学术刊物被纳入国际科学引文体系。

五、支持保障

(一)制度创新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使之与规划要求相适应。率先在学科建设上实行规划-实施-考核的动态绩效评价机制,真正做到根据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决定下一步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符合理工学科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交融;制定重大科研规划办法,建立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的科研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二)管理提升

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国际水准的服务型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服务的形式,做好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将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个细节,使管理工作能够为学科的腾飞添加动力。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民主办学,教授治教”,创造凝聚人心的民主管理制度。

(三)学风建设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大胆探索,促进学术创新。秉持“明德、博学、求实、笃行”的学术品格,反对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完善学术规范办法,营造“教师乐教、学生向学、宁静圣洁、自由和谐”的校园氛围。

(四)条件保障

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进一步做好图书资料、电子期刊数据库建设工作,做到硬件条件建设能够适应本规划要求,保障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和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统筹规划“985工程”、“211工程”等专项资金的使用,进一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学科建设,确保学科建设经费持续增长,同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开展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机构、境内外著名高校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科发展打造广阔的交流平台,不断增强学科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能力。


附表1:“十年腾飞”学科规划主要发展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核心指标

目前状况

2015年目标

2020年目标

学科发展

一级学科数量

29

32个左右

34-40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17

23

27个左右

其中:理工农医类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0

4

10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

104

120个左右

130个左右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量

8

14个左右

20个左右

进入ESI1%的理工学科数

0

1-2

2-4

人才培养

全日制在校生数(含留学生)

23558

25000

25000

其中:理工农医类在校生占比

6%

12%

20%

全日制在校生本研比

1:1

1:1

1:1

生师比

21:1

18:1

18:1

留学生数量

1640

2500

3000

留学生本研比

4.8:1

4:1

2:1

年度出国(境)学习交流的学生数

422

2500

2500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数量

1611

2000

2200

博士学位教师占比

76%

85%

90%

海外博士教师比率

11%

15%

25%

中青年教师有半年以上国外研修经历的比率

33%

65%

85%

全职或至少讲授一门课程的外籍教师比率

3%

10%

15%

科学研究

CSSCI收录量

2510

保持国内第一

保持国内第一

SSCIA&HCI收录量与引用率

年度收录论文71

年度收录量≥300

年度收录量≥500

SCI收录量与引用率

年度收录论文143

年度收录量≥500,篇均引用率进入国内前20

年度收录量≥800,篇均引用率进入国内前10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

0

筹备建设

1-2

1:目前状况统计时点为20109月,涉及目前状况的年度数据均为2009年度数据。

2:如果国家学科专业目录及学位授予机制的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数据将作相应调整。

3: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目前状况数量已计入外国语言文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新增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附表2:“十年腾飞”争取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览表


(17个)

近期争取新增

(3个)

中长期争取新增

10个)

哲学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闻传播学

工商管理

政治学

中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

农林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外国语言文学

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学

物理学

化学

艺术学

系统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心理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地理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学



附表3“十年腾飞”争取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一览表

现有

8个)

近期争取新增

6个)

中长期争取新增

6个)

哲学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闻传播学

工商管理

政治学

公共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历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学

物理学

化学

艺术学


附表4:“十年腾飞”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情况一览表

(29个)

近期争取新增

(2-3个)

中长期争取新增

3-4个)

人文: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历史学

社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学

理学: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系统科学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心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建筑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