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十二五”规划
一、现有基础与主要挑战
(一)现有基础
“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1231”的基本工作思路,贯彻“优化、完善、增强、提升”的方针,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事业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学校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的地位,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1.办学规模保持适度,招生就业持续看好
“十一五”期间在校生规模增长平缓,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23999人,比2005年增长19.5%,其中,本科生11074人,比2005年增长15.7%,硕士生7527人,比2005年增长36.6%,博士生3317人,比2005年增长20.6%。本研比由2005年的1.18:1降低为1.02:1。
本科新生质量持续稳步提高,录取分数继续名列全国高校前茅。硕士生招收推免生比例大幅提高,来自全国重点院校的生源比例稳步提高。
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十一五”期间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2.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我校拥有本科专业67个,比2005年增加7个;硕士点168个,比2005年增加37个;博士点104个,比2005年增加14个。理工学科成为重要增长点:新增理工学科本科专业2个;新增理工学科硕士点10个,占新增学术型硕士点的40%。到2010年,我校学科共覆盖30个一级学科,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19个,占63.3%,理工医类一级学科11个,占36.7%。30个一级学科中17个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11个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
专栏1:“十一五”期间我校专业、学科增长情况 |
|||
2005年 |
2010年 |
增长率 |
|
本科专业数 |
60 |
67 |
11.6% |
硕士点数 |
131 |
168 |
28.2% |
其中:专业硕士点数 |
5 |
18 |
260% |
博士点数 |
90 |
104 |
15.6% |
“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在现有衡量人文社科类学科整体水平指标上全面领跑。目前我校拥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量和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数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09年公布的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7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学校“985工程”二期建设以 “能力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核心,“211工程”三期建设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主体,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985工程”二期建设在2010年通过国家验收时受到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学校“探索并实践着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一流大学的新路子”。
3.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多项重要的创新。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初步建立了以全校共同课和部类共同课为主要形式,以原典课和素质课为重点内容、以课程课堂教学和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建立了金融学-数学实验班、国学教育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工商管理全英文实验班、古典学实验班、新闻学-法学实验班、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等多个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有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级入选项目251个,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80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我校共有310种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包括73种补充选题),其中已出版的教材中有37种被教育部确认为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人文社科领域教材入选数和精品教材数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我校有8项教学成果入选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10年,教育部在我校建立了文科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基地。
4.科研项目和经费大幅增长,科研水平和国际性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5823项,科研经费达74816.77万元,是“十五”时期的3.12倍;2010年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经费首度突破1.5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名列前茅。
2010年度我校CSSCI发文达到2294篇,连续7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SSCI、A&HCI年度收录论文从2005年的4篇增长到2009年的61篇,SCI年度收录论文从2005年的14篇增长到2009年的91篇。2006-2010年,我校教师共出版专著1370部、编著或教材1178部。“十一五”期间我校共获得教育部、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34项,有8部著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文库。
理工学科科研呈现加速上升态势,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从2005年的54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3530万元,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一等奖、创新团队计划等方面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校主持的《清史》编纂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完成规模最大文献整理项目《清代诗文集汇编》,堪称迄今规模最为浩大、搜罗最为广博的清代作家作品汇辑。我校组织力量开展西域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西域研究诸多领域的空白。我校先后推出“三大报告”和“三大指数”发布,即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以及中国发展指数、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国创新指数,以这三大报告、三大发布领衔的更多系列报告和系列发布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品牌。
5.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队伍结构显著优化
2010年全校教师总数为1814人,比2005年增加20%。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51.71%增加到2010年的76.04%,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位居全国高校第二,获得海外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5.72%增加到2010年的11.05%。教师职称构成趋于合理,全校共有教授512人,副教授63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达到62.5%。教师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更加合理,教师平均年龄43.1岁,其中教授平均50.5岁,副教授平均42.7岁,35-50岁中青年教师的占比达到81.4%。
高端人才引进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学校面向海内外共引进教授52名,副教授42名。当前,学校已经汇聚了一批大师级学者和优秀学术带头人,我校现有一级教授14人,二级教授6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教师中有25位专家入选中央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6.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家重要智库地位日益凸显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中积极建言献策,国家重要智库地位日益显著。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有10次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做辅导报告,作辅导报告的学者数量遥居全国各高校首位;2006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致力打造最具权威性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其政策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及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我校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等教授作为主要起草人全程参与了《物权法》制定过程,在中国民法典制定迈出的“第一大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校郑功成教授主持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并已作为国家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的重要依据;我校人文奥运中心对多个奥运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提交的报告获得习近平、刘淇等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校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均大为拓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学校共组织“教授考察团”15路,深入基层,在发达和欠发达典型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开创了整合全校相关学科力量集中服务一个地区的社会服务新模式。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被文化部命名授牌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目前唯一一个依托大学建设的示范基地。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内企业年收入总额188.5亿元,位居海淀区大学科技园第二位,仅次于清华大学科技园。
7.国际交流稳步拓展,海外影响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校先后与剑桥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名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10年12月,我校国际及港澳台协议院校共计195所,比“十五”期间增加了68所。
“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生赴海外短期交流、长期学习人数达到1509人,其中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共派出学生284人。与此同时,我校派出教师长期出国达382人次,聘请短期外籍教师809人次,长期外籍教师191人次。
“十一五”期间,共计有英国首相布朗等64名世界各国政要、99名海外大学校长访问人民大学。学校举办(承办)了2007年和2009年第一次、第二次“世界汉学大会”、“第二届中欧论坛”、“亚洲太平洋国际教育协会2009年年会”等多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学校大力拓展海外影响,已经在四大洲(美、欧、亚、非)建立孔子学院13所,成为促进我校与海外高校开展深入合作的平台。
8.办学经费持续增长,办学空间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校累计总收入达81亿元,是“十五”期间46.3亿元的1.69倍,其中特别可喜的是,“十一五”期间学校接收捐赠收入累计达到4.3亿元,是“十五”期间捐赠收入的近3倍。
“十一五”期间,经过积极沟通和艰苦工作,完成了通慧寺1号(原北京第三师范学校)土地及校舍向我校的法律移交,学校占地面积由68.95万平方米增至75.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93.88万平方米增至95.61万平方米,其中培训中心工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学生公寓等新竣工建筑6.48万平方米,拆除老旧建筑4.75万平方米;另有图书馆新馆、国学馆、新校医院等在建工程8.33万平方米。
学校已全面实现教授1人1间工作室,副教授2人1间工作室,讲师8平方米相对独立办公区的目标;全校可供多媒体教学的教室达到300余间;全校已建成和在建实验室总计50个,基本涵盖学校主要一级学科。
学校固定资产由2005年的18.8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8.8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辅助仪器设备已达3.6亿元,图书藏量由313万册增长至403万册。
专栏2:“十一五”期间我校已竣工及在建建筑工程项目 |
|||
序号 |
项目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拟)竣工时间 |
1 |
培训中心工程 |
24213 |
已竣工 |
2 |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工程 |
17847 |
已竣工 |
3 |
学生公寓工程 |
22770 |
已竣工 |
4 |
图书馆新馆工程 |
44620 |
2011年 |
5 |
国学馆工程 |
28517 |
2011年 |
6 |
校医院工程 |
10170 |
2011年 |
专栏3:“十一五”期间办学条件主要成就 |
|||
2005年 |
2010年 |
2010年比2005年提高 |
|
固定资产(万元) |
188898 |
288707 |
52.8% |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万元) |
15544 |
36273 |
133.4% |
校舍面积(平方米) |
941542 |
956103 |
1.5% |
图书藏量(万册) |
313 |
403 |
28.8% |
在巨大进展中,“十一五”期间学校大事、喜事接连不断:
从2009年开始,我校已经成功举办两期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每期四周,2010年暑期学校有超过100位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师进行授课,参加学生包括近3000名我校学生和来自近40个国家的280名外国学生。暑期学校的举办标志着我校提升国际性迈出重要步伐。
2009年,我校与苏州市合作共建的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第一批新生正式入学,国际学院的建成使我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沿阵地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标志着我校延伸办学取得重要进展。
2010年,学校在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中国人民大学“十年腾飞”学科建设规划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提升国际性规划纲要及实施细则》,这两个规划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学校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2010年9月9日,胡锦涛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我校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的重要地位,鼓励我校更好地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宗旨,早日将学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十一五”期间,温家宝、习近平、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勉励我校积极进取、更上层楼。
(二)主要挑战
经过“十一五”的建设,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实现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面临诸多挑战,“十二五”期间需要采取战略性措施,实现重点突破,取得更大进展。
办学空间非常紧张,已经成为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
办学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规模难以满足高水平办学需要。
学科布局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办学迫切需要的理工学科、部分人文学科建设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教师队伍中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需要大力引进或进一步加强。
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依然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科学研究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和经典传世之作不多。
(三)发展机遇
2010年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我校时,明确提出要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入学习两次讲话精神,我们充分认识到,将中国人民大学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和重要部署,是时代和人民交给学校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国家重大决策,加大教育投入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有决心也有财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正在积极努力争取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新校区建设将一举解决长期困扰学校的办学空间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十年腾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五年,学校要牢牢抓住重要发展机遇,贯彻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始终牢记我们肩负的崇高使命,脚踏实地,直面挑战,努力开创“十年腾飞”的良好局面。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继续高举“发展、创新、和谐”的旗帜,继续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以通州校区建设为契机,以完善学科结构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十年腾飞”规划,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进程,努力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二)基本思路
坚持“12331”基本工作思路,即继续坚持“一个高举”——高举“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继续抓好“两项规划与建设”——学科规划与建设、校园规划与建设;切实注重“三个提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国际性;继续坚持“三个抓实”——抓实改革、抓实调整、抓实管理;始终牢记“一个目标”——将学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三、主要目标与预期指标
(一)主要目标
——学科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文理交融、相互支撑的学科格局。优势学科实力进一步加强,部分学科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人文基础学科国内位次进一步上升,理工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建学科水平快速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适度扩大学生规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不断开创新思路、探索新做法、取得新成就。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重点教材等教学基础建设继续扎实推进。转专业、副修等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学位论文水平进一步提高。
——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和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得到显著加强。国际发文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
——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确立一套人才发展战略与计划,本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均取得重大进展。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机制、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式学术平台,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者,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的国际性均大幅提升。
——办学基本条件跨越性提升。通州校区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办学空间大大拓展,办学经费大幅增加,各项基础设施基本满足办学需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明显提升。
(二)预期指标
1.学生规模
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含留学生)总规模为29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30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9500人,博士研究生3500人。留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约为10%。
专栏4:教育事业发展2015年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规模 |
||
2010年学生规模 |
2015年学生规模 |
|
普通本科生 |
11074 |
13000 |
硕士研究生 |
7527 |
9500 |
博士研究生 |
3317 |
3500 |
留学生 |
1640 |
3000 |
合计 |
23999[1] |
29000 |
2.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总数达到40个以上,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达到23个左右,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量达到12-14个,其中80%的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三,有1-2个学科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若干学科进入ESI前1%。
3.人才培养
建成多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50门,北京市精品课程达到70门,双语教学和全英文课程数量达到总课程数量的10%;国家级教学团队达到10-23支,北京市级教学团队达到22-32支;在校学习期间具有海外课程学习经历的学生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0%;“十二五”期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达到10篇;硕士生推荐免试比例提升到40-50%,博士生硕博连读比例提升到40%,内地硕士生、内地博士生招生中来自重点院校毕业生比例提升到75%;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6%以上。
4.科学研究
建成若干战略性高水平科研平台,筹划建设国家级重点研究机构1-2个,新建1-2个教育部或北京市重点研究机构;出版学术专著的数量和质量比“十一五”明显提升;进一步巩固CSSCI发文量领先地位;SSCI、SCI年度发文量均达到300篇以上;我校主办的1-2种期刊进入国际科学引文体系。
5.队伍建设
专任教师规模达到2500人左右,生师比降低到18:1以下;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力争达到90%,具有海外大学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5%,中青年教师中有半年以上国际研修经历的比例达到65%以上,全职或至少讲授一门课程的外籍教师人数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10%;两院院士达到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达到15人。
6.办学条件
中关村校区校舍总面积增加2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10.9亿元人民币;图书馆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馆藏量进一步显著增加,建成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9亿元;校园网实现主干和部分楼宇的万兆升级,出口带宽显著提升,建成学校自主的全校范围全覆盖无线网络;体育场馆总面积争取增加到6.8万平方米。
通州校区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30万平方米,完成基建投资约20亿元,初步建成涵盖教学实验行政一体区、学生生活区、文体活动区、后勤基础保障区、科技园区的现代化一流新校园。
苏州校区完成校园二期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9万平方米。
四、重点工作
(一)学科建设
——完善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以通州校区建设为契机,沿着两条主线推动学科发展,一是做强、做大优势学科,二是新建、扩建关键学科。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布局,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全面高水平覆盖;面向若干科技发展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和重要基础研究,按照国际一流水平,新建、扩建理学、工学、医学类学科,逐步扩大理工医学科在学科布局中的比重,形成文理交融、相互支撑的学科格局。
——优先重点,促进优势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要集中资源、加大“985工程”等支持力度,推动我校优势学科快速发展,到2015年,我校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达到12-14个,其中80%的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三。力争到2015年,我校经济学、法学、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等优势学科中的1-2个学科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国学研究、“三农”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特色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5-10个学科方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管理学科成为中国管理学科的引领者,在若干领域冲击世界一流水平。
——夯实基点,加强人文基础学科的建设和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哲学要继续发挥国内领先优势,提升国际学术声望;历史学要抓住学科拓展的机遇,中国史和世界史进一步提升国内位次,迅速加强考古学学科建设,争取建成2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文要实现突破性进展,进入国内前列,争取建成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外语要进一步强化科研能力,英语语言文学建成北京市重点学科;艺术学要抓住成为学科门类的机遇,拓宽学科领域,大幅提升水平,争取1-2个一级学科进入国内前列。大力加强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史学研究。
——强化支撑点,支持理工医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选择地高起点发展理工医学科,进一步优化理工医学科发展环境。理学类继续大力加强物理学、化学的学科建设,充实和拓宽其学科领域;重组新建高水平数学系,探索新建高起点生物学系、生态学系;工学类继续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建设,到2015年力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新建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医学类探索新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到2015年,争取5个左右理工医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若干学科进入ESI前1%。
——抓好增长点,促进新建学科快速发展。大力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建设,继续充实和拓宽其学科领域,快速提升水平,到2015年,争取教育学、心理学部分领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探索建设公共卫生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建筑学等学科。
——探索创新点,积极推进学科特区和跨学科教学科研等学科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汇聚杰出学者、培养创新人才、产出学术精品和推进中外学术交流的需要,探索设立若干学科特区,加大投入力度,在人事管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大力加强跨学科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在学校层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鼓励不同学院、学科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合作,切入学科国际前沿,产出高水平成果。
(二)人才培养
——继续围绕“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人才培养目标,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经济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计划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统筹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遵循“向下延伸、向上拓展”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才成长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加大“985工程”等投入力度,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以及学生实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坚持“点上有经验、面上有效果”的指导思想,继续深化改革,为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继续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完善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数量上适度增加,达到70个本科专业的规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复合型、交叉型专业建设;继续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带动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强新建专业和薄弱专业的建设,密切关注这些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实习实践等环节。
——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扎实推进教材建设。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断提升课程标准,严格课程教学要求。加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及全英文课程建设力度,力争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50门以上,北京市精品课程达到70门以上,双语教学和全英文课程占全校总课程10%;加强通识教育大讲堂和原典选读课程建设,使该类课程总数达到45门左右。加强教材建设,适时引进国外优秀教材;落实学校“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选题,争取在教育部“十二五”教材规划中入选选题数量超过“十一五”。
——重视加强本科生的实验实践教学。以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水平。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达到教学总量的15%以上。
——大力推动教学创优,大力鼓励学生创新。启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每年建设10支优秀教学团队,争取国家级教学团队达到10-23支,北京市级教学团队达到22-32支;力争我校每年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本科生人数提高到近800人,覆盖率提高至30%左右。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扎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大力推进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制度;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改革和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到2015年,研究生课程总数达3300门;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性,力争使每年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人数达到50人,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数达到100名左右;积极鼓励全英文教学;积极做好全英文硕士项目;加大对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活动的资助力度,力争达到每年150人次。
——努力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学位论文水平。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项目,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科学研究激励机制,鼓励研究生的国际发表。大力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达到8篇左右,在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理工学科等学科领域全国优博论文有新的突破。
——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不同层次的专业学位发展梯队,重点发展MBA、MPA、法律硕士、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等专业学位。
——加强学生工作。持续强化全面发展和全员育人思想,完善面向90后学生群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心理危机应对与干预机制;拓展学生奖励资助模式,以经济资助和实践项目资助相结合,扶助贫困学生成长发展;以“三班”建设为重点,构建专业、科学、合理、高效的精致化学生管理工作体系。
——进一步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大力加强招生工作主动性,学校各级领导都要积极参加招生宣传拓展工作,想方设法争取优秀生源。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自主选拔和校内外推荐免试等方式,多途径吸引优质生源。本科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录取分数位次、优质生源比例,硕士生推荐免试比例提升到40-50%,博士生硕博连读比例提升到40%,内地硕士生、内地博士生生源中毕业于重点院校的比例提升到75%。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使“十二五”期间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努力保持高质量就业,继续保持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三)科学研究
——积极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成立若干直属学校的跨院系、跨学科科研平台,加强对重大领域和关键领域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著名学者在科研平台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加大力度建设理工学科实验室,积极申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1-2个教育部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并完善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机制,保障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大力提升科研国际性。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专设人文社科国际发文培育项目,全力提升科研国际性,争取到2015年,SSCI、SCI年度发文量均达到300篇以上。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学术期刊“走出去”,争取我校主办的1-2种期刊进入国际科学引文体系。
——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科研成果奖励、科研项目设置及科研考核评价等方面向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倾斜,引导、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大力支持和鼓励学术专著出版,力争出版学术专著的数量和质量比“十一五”显著提升。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评价体系,积极支持与促进跨学科研究。
——优化科研项目体系。新设明德青年学者培育项目、研究品牌项目等,通过中长期项目资助,鼓励学者开展持续性的长线研究;重点扶持一批青年学者的基础研究项目。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调整修订科研考核办法和核心期刊目录;科研考核继续突出质量第一,平衡好量与质的关系,继续强调学术论文的重要性;尊重学科特点,鼓励潜心研究,增加考核周期的弹性;在一定范围试行代表作制度;简化核心期刊分类,为教师营造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
(四)队伍建设
——到2015年,学校教职工队伍总体规模达到4500人,其中教师及研究人员总数约2500人,教师以外专业技术人员约1100人,管理职员约900人。
——大力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人才“3231计划”,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同时注重有潜力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学术大师的涵育。在国际通用学科,有计划培养和引进若干世界级学术大家;加快培养和引进达到两院院士、人文社科类一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标准的学术领军人才;实施新一轮“双百”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具备相当学术实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到2015年,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具有海外大学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5%以上,中青年教师中有半年以上国际研修经历的比例达到65%以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教授中,35-45岁的占20%左右,46-55岁的占60%左右;副教授中,30-40岁的占40%,41-50岁的占50%。
——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学校主导、院(系)主体”的工作原则,努力探索赋予院(系)权责匹配的人事职权;制定符合学科特区发展需要的人才政策;认真研究和调整人才引进工作理念,采取“两条腿走路”,即根据学科引进和先引进后建设相结合的做法,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发现机制,实行弹性用人模式,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培训开发机制。
——加强教师以外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职员队伍建设。以规模适度、结构完善、素质提高、能力增强为目标,大力提升队伍国际性,着力培养一批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继续优先保障一线教学科研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职员配置。到2015年,教师以外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职员队伍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均达到65%以上。
——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扩大人才专项基金规模;集中投入,加大对优势学科和高层次人才的资助力度,推动我校部分学科尽快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院(系)设立与学校基金配套的专项基金;注意处理好培养投入与引进投入之间的关系。
(五)国际性提升
——实施教师国际化培训计划,积极实施海外英才引进计划。力争到2015年,使65%的中青年教师有半年以上国际研修经历。力争到2015年,从海外一流大学引进20名左右优秀学者;在海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5%;全职与至少教授一门课程的外籍教师人数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10%,且专业分布合理。
——探索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积极探索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本科层次的联合培养模式;大力发展国际化课程和项目,到2015年,双语教学课程和全外文教学课程达到500门,占全校教学课程的10%,全英文硕士研究生项目达到7个;积极推动学生境外学习交流,到2015年,我校签署执行的学生交流项目达到300个,每年出国(境)进行课程学习的学生达到800人,进行交流的学生达到1700人;每年举办暑期学校,重点建设30门左右中国研究系列课程,争取到2015年,每届招收国际学生达到600人。
——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增加来校留学生,努力改善留学生结构。到2015年,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占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约为10%,达到约3000人,其中留学研究生人数达到650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联合培养高水平国际学生,开拓多种渠道吸引优秀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改善留学生国别结构,在稳定东亚国家留学生人数的同时,努力增加欧、美、东南亚、非洲国家的学历生和交换生人数,力争到2015年每年来校交换生达到300人。
——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深化关键性合作关系。重点加强并巩固与40所左右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海外名牌大学孔子学院在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平台作用。
——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管理干部海外培训计划。力争到2015年,对15%以上的管理干部进行海外培训。
——根据国际交流增长的需要,适度增加一线服务人员,同时建设高效率的电子服务平台。
(六)社会服务
——推动关键问题、热点问题研究,巩固我校作为国家发展重要智库的地位。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结合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进行集中攻关。以重大课题攻关促进科研能力提升,以高水平科研服务国家建设。
——发挥我校特色优势,努力在国家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我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学等领域的优势为依托,强化使命意识,积极传承创新,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加强校地合作,努力实现校地合作的地域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发挥我校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学科覆盖广泛的优势,积极推动多学科协同服务区域发展,与全国各地方政府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在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以通州校区建设为新的契机,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增强服务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结合北京市发展战略,有效推进北京市教育资源布局的优化调整,努力推动通州新城快速发展,带动产业集群和特色区域经济体系的形成,为建设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做出更大贡献。
——推动国际学院建设,加强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切实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发展合理的学科架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特色研究,针对区域热点问题,力争完成若干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中努力充当智囊团、思想库。整合力量,搭建平台,着力建设好全球化研究中心、金融与商务管理系、中法学院等机构平台和项目。
——推动“人大培训”建设,提升我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提升“人大培训”品牌的国际性,不断丰富国际合作的国家、大学和项目的种类;立足“中央组织部全国高校基地”,把发展干部培训作为培训项目的“重中之重”;继续重点发展艺术培训,力争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到“十二五”期末,干部培训的学员人数达到10000人左右;国际合作项目的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人左右;研究生课程研修班在校生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
——推动文化科技园建设,提升汇聚高校科研成果服务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力。巩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品牌,建成文化产业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咨询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创意技术转移中心。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力度,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使文化科技园成为我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出口,到2015年,我校市场化的科研成果80%以上通过文化科技园平台实现。
(七)通州校区建设
——通州校区建设是我校“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通州校区将与中关村校区一起构成我校在北京的双主校区,共同承担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职能。通州校区将以扩建优势学科和发展新建学科为重点,强调高起点、国际化,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水平示范校园。
——通州校区完成总体规划和一期工程建设,并基本完成主要道路系统、湖面、水系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不少于30万平方米,完成基建投资约20亿元,初步形成规模超前、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校园。教学、实验、行政一体区完成公共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等约14万平方米建筑;学生生活区完成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学生服务中心等约11万平方米建筑;文体活动区完成会堂、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约1.5万平方米建筑;后勤基础保障区完成教师宿舍、校医院等约2.5万平方米建筑;科技园区完成科技楼、专家公寓等约1万平方米建筑。室外运动场地完成1个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足球场、多个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
专栏5: “十二五”期间通州校区规划建设工程项目与面积 |
||
类别 |
项目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教学、实验、行政一体区 |
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行政办公楼等 |
140000 |
学生生活区 |
宿舍、食堂、学生服务中心等 |
110000 |
文体活动区 |
会堂、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 |
15000 |
后勤基础保障区 |
生活福利用房 |
25000 |
科技园区 |
科技楼、专家公寓等 |
10000 |
合计 |
300000 |
(八)其他基础建设
——继续进行中关村校区校园基本建设。在“十二五”期间中关村校区规划新建学生公寓1栋、留学生公寓1栋、科研综合大厦1栋、理工楼1栋,实施北校区改造,实施锅炉房下沉改造,总建筑面积约为22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约为10.9亿元。积极与北京市沟通,加快完成通慧寺1号土地及校舍实物移交和大华衬衫厂搬迁工作;对学校周边尚存争议并曾属于学校的土地如二炮苏州街干休所、空军苏州街干休所等土地,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争取将土地收回学校。继续探索中关村校区内职工住宅置换方式,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专栏6: “十二五”期间中关村校区规划建设工程项目与面积 |
||
类别 |
项目名称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教学科研行政综合 |
北校区改造 |
60000 |
教学科研行政综合 |
理工楼 |
28000 |
教学科研行政综合 |
东南区综合楼 |
70000 |
宿舍 |
东南区学生公寓 |
35000 |
宿舍 |
留学生宿舍 |
24000 |
公用建筑 |
锅炉房工程 |
3030 |
合计 |
220030 |
——苏州校区完成校园二期建设,校园总建筑面积达到9万平方米。完成苏州校区所有土地及固定资产的回购。
——完成老校区文物建筑灰一楼修缮改造利用,进一步探索老校区其它文物建筑内居民搬迁及修缮改造利用方式。
——完成黄山学术中心建设,打造成一个教学科研与学生学习实践的重要基地。
——努力打造一流图书馆。以图书馆新馆搬迁为契机,修缮老馆,不断完善新馆,营造优美的阅览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使图书馆新馆真正成为学校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休闲中心。建设数字人图,加大外文全文数据库等学科数字资源的购置力度,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建设特色人图,加大人大文库建设力度,设立“人大精品特藏展厅”;发展专家人图,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开展学科化服务。
——不断提升校园网性能和用户满意度。实现主干和部分楼宇的万兆升级,实现光纤入地,进一步升级出口带宽,建设校内全覆盖的无线网络;积极跟踪网络发展趋势和教学实际需求,持续提升网络对于各种教学新形态的支撑能力;继续对“数字人大”电子校务应用系统进行升级维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学校信息系统持续运转与核心数据安全;积极关注全校师生的实际使用需求,努力提升师生满意度。
——不断升级改造各类教学科研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升级公共教学多媒体系统,逐批更新公共教学多媒体设备,建设精品课录制教室,提升明德楼地下多媒体教学机房网络性能;重视各项设施的维修维护工作,保证设施始终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努力改善中关村校区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局面。争取增加1个田径场,1个综合体育场,以及若干室外足球场、室内篮球场和综合性训练设施,使中关村校区体育场馆总面积达到6.8万平方米。
——积极建设绿色大学。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绿色教育,推广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
五、支持保障
(一)加强党的建设,保障学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加强党建工作。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使全校党的各级组织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干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及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努力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干部队伍。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监督,加大专项治理和行政监察的工作力度。
——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推出我校更多优秀党外专家学者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改革试点”,进一步探索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成熟地使用好办学自主权,完善适应中国国情和我校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
——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中国人民大学章程》起草、修改工作作为学校依法办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以推进,并在具备条件时予以发布。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科学高效的决策和管理制度。
——建立和健全“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工会、学代会制度建设,加强校务公开,推进民主办学、依法治校。
——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完善“三级架构、二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扩大学院在人事、财务、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自主权利,并明确责任;推进和健全学院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并正式颁布实施。
——探索建立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重要作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完善学校董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学校办学。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尚学术、宁静和谐的校园氛围
——坚持学术本位,营造崇尚学术的校园文化。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学生在学术领域大胆追求真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提倡积极进取、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大力营造有利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环境。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注重学术规范。提倡静心教学,潜心治学,严谨扎实,科学态度。严肃对待学风问题,严厉惩处各类有悖学术道德的行径,反对学术浮躁,反对急功近利的学术倾向。
——积极支持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营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大力支持挑战杯、创新杯等学生课外学术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学生从事志愿服务,进一步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努力繁荣校园社团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建设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努力创造条件,进一步丰富学生体育活动,继续积极开展以院系为单位的全校性竞赛,继续巩固和提升学校体育代表队的水平。
——努力建设文明、和谐、宁静校园。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着力维护校园秩序,以人为本营造宁静和谐的校园氛围。
(四)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以服务师生为核心的一流服务体系
——大力提升食堂、宿舍、物业管理等后勤服务质量。继续重点抓好以学生食堂基本大伙为主的校园餐饮服务,适时调整餐饮布局与服务资源,千方百计提升学生、教师餐饮服务满意度;逐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推动条件成熟的宿舍区尽快通过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验收;进一步提升校园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根据教学科研发展需要,重新优化整合办公用房资源。对全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用房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高利用效率。
——着力解决青年无房职工住房困难。积极与国家部委及北京市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多途径解决我校青年无房教职工住房问题,争取“十二五”期间有突破性进展;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提高周转房利用效率。
——完善离退休工作。更多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实际需求,完善特殊困难帮扶机制,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
——以新校医院建设为契机,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医疗为核心,切实提高维护师生健康的能力;强化基本医疗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临床检验水平,改善患者就诊环境;力争五年内将校医院建成国内一流的校医院、全国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着力维护校园安全。实现校园和学生宿舍安全技术防控覆盖率达到100%,推进消防安全建设,以育人为本改善校园交通秩序。
(五)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校属产业发展,强化学校发展的财力保障
——积极争取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预计“十二五”期间,学校办学经费达到16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80亿元、教育事业收入60亿元、科研事业收入10亿元、其他收入10亿元,确保为“十二五”建设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大力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政策和财务制度既符合国家规定又统一协调;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健全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强化财务预算对全校财务工作的硬性约束;集中财力、重点投入,推动学科建设,同时严控一般性支出,积极争取提高教职员工生活待遇;加强支出监督、优化支出结构,审慎理财,有效规避和降低财务风险;完善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细化信息公开内容,不断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
——健全和完善审计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主要行政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的内审工作领导体制,积极探索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领导干部(包括重点研究机构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学校建立审计报告交接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列为领导干部交接的内容;强化重大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推动并不断完善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加强学校教育基金会建设,大力推动捐赠募集工作。“十二五”期间力争募集资金总额达到8亿元人民币。积极拓展捐赠渠道,保证捐赠资金的落实;利用个人捐赠、班级捐赠、现场捐赠、在线捐赠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大众化的小额捐赠工作。完善捐赠项目管理制度,建立专项基金管理机制,推动捐赠资金的信息公开、透明化,加强捐赠信息报道和对外宣传。
——完善产业管理,着力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以资本为纽带的产业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研究,推动实施人大上市公司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校属企业盈利能力,2015年收入总额达到6.5亿元,净利润达到1亿元左右。
——出版社以转企改制为契机,加快从传统出版业态和机制向新型出版业态和机制转型,力争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建设成为国际化的现代出版集团;加快数字化发展,努力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数字内容出版的领先者和重要的数字信息服务提供商;努力实现重大项目中标的历史性突破,力争“十二五”期间重大工程中标总额不低于0.5亿元;2015年销售码洋达到或超过11.7亿元。
——书报资料中心打造国家学术出版平台“学者在线”,依托该平台在5年时间内创办近千本覆盖人文社科各领域的原发学术电子期刊;进一步进行刊号资源和刊群整合,实现期刊总数突破180个,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传媒集团;加强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研究,充分发挥“复印报刊资料”学术资料与学术评价的双重功能;2015年经营收入达到1亿元左右。
(六)努力扩大社会影响,营造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
——统筹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构筑大宣传工作格局。调动校内各单位宣传工作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建立与校内专家学者的良性互动机制,为党和政府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咨询,强化人民大学“理论重镇”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校报等平面媒体建设,对人大主页、人大新闻网等进行改版设计,下大力气办好网络电视台和英文版新闻网。
(七)传承人大精神,做好校史、档案、博物馆、校友工作
——重视校史档案工作,保存人大记忆,传承人大精神。校史编写和研究以口述史为推动,进一步广泛搜集、抢救有关史料,继续推动校志编修完善和分批出版,积极推动院史、学科发展史研究,进一步促进校史研究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
——以档案馆新馆建设为契机,加大档案收集力度,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加快档案信息化进度,建成高校示范性档案馆。博物馆要落实一馆两址方案,建成现代化博物馆新馆,校本部馆以服务教学科研,展现人大辉煌历史为主题,张自忠路3号馆主要面向社会展示人大风貌。
——不断创新校友工作思路,强化母校对校友的持久凝聚力。加强学校、学院两级校友工作组织和队伍建设,完善校友工作基本条件,实现校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校友服务和联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校友活动,不断提升校友联系可达性;拓展校友组织,海外校友组织数量2015年达到30个以上,其他校友组织达到80个以上,覆盖校友面达到80%以上。
(八)注重实效,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经常研究和解决“十二五”规划各项措施的进展及问题,督促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学校各有关部门、各学院各司其职,齐心协力,通过子规划、学院规划等方式加以分解落实。
——学校发展规划部门及时掌握规划建设进展,适时组织中期检查和重点工作检查以确保建设进程和建设质量。
<span style=""" font-size:14pt;"=""">
附表1:“十二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
主要指标 |
2010年 (十一五) |
2015年 (十二五) |
|
学生规模 |
全日制在校生数(含留学生) |
23558 |
29000 |
本科生 |
11074 |
13000 |
|
硕士研究生 |
7527 |
9500 |
|
博士研究生 |
3317 |
3500 |
|
留学生 |
1640 |
约3000 |
|
生师比 |
18:1 |
≤18:1 |
|
学科建设 |
一级学科数量 |
29 |
≥40 |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
14 |
23个左右 |
|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量 |
8 |
12-14 |
|
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 |
- |
若干 |
|
人才培养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29 |
50 |
双语教学课程和全外文教学课程占总课程比例 |
3% |
10%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8 |
10-23 |
|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量 |
7 |
8篇左右 |
|
具有海外课程学习经历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比例 |
3.5% |
10% |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数量 |
1814 |
2500 |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
77% |
90% |
|
海外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
11% |
15% |
|
中青年教师有一年以上国外研修经历比例 |
33% |
65% |
|
全职或至少讲授一门课程的外籍教师比例 |
3% |
10% |
|
科学研究 |
CSSCI(篇/年) |
2510 |
保持国内第一 |
SSCI、A&HCI(篇/年) |
61 |
300-500 |
|
SCI(篇/年) |
91 |
300-500 |
|
专著 |
1370 |
1600-2000 |
|
国家级重点研究机构 |
- |
1-2 |
|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13 |
15个左右 |
注1:2010年数据统计时点为2010年9月。
注2: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量、专著数量为五年累计数量。
注3:如果国家学科专业目录、学位授予机制、重点学科评审机制的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数据将作相应调整。
[1] 其中包括成人脱产班学生281人,一年以上进修生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