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一流"建设专题
- 学科交叉建设动态
[北京青年报]人北清师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
本报讯(记者 雷嘉 刘旭)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在京顶尖高校近日先后发布“双一流”建设方案。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各自的方案中不仅确定了整体目标和建设学科目标,还提出了相互衔接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以及发展路径、内容和举措。
所谓“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简称。建设“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9月,“双一流”名单出炉,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北京大学提出的“双一流”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将北大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30年,使北大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48年,将北大建设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北大是理学类学科入选一流学科最多的高校,理学部主任、讲席教授饶毅对此表示,基础研究的发展要始终坚持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相结合,不仅实现2020年若干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而且推动北大理科最终出现人类不朽的成果。
清华大学的建设方案用2.2万余字展示了其建设“双一流”的路线图:202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清华校长邱勇表示,学校构建了“学科领域—学科群—学科”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工科要加强具有突破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的创新,在国际上发挥引领作用;理科要进一步提升水平,努力取得原创性的重大学术成果;人文社科与艺术学科要再上一个台阶;生命科学和医学要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北大清华两校提出的改革措施中,都包括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内容。例如清华等人事制度改革包括教师分系列、薪酬体系、准聘长聘制度三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在方案中提出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保持和巩固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地位,关键学科领先优势不断加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地位,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百年人大计划”,为我国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以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时间节点列出近中远目标,预计到2050年前后,该校16个左右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引领全球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学校跨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学科建设规划方面,分别实施“高峰计划”和“高原计划”,着力构筑基础学科、教育领域、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领域等6大学科群。
(原文刊载于《北京青年报》2018年01月01日04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