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项资金 “2011计划”

“新型城镇化:整体规划与突破重点”高级研讨会在人民大学举行

2013-12-08

12月8日下午,由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承办的“新型城镇化:整体规划与突破重点”高级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陈雨露出席研讨会并致辞,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主持。

全景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局长刘勇,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顾朝林,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叶裕民等出席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张丽娜,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清华大学建    筑学院副院长张悦、教授谭纵波,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经济学院、财金学院、农发学院、公管学院、环境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陈雨露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兄弟高校和合作机构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对于正处在经济关键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动力源泉,是经济结构调整极为重要的依托。两百多年世界城镇化发展表明,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十八大报告当中以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这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中国梦”,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前景光明。

陈校长

陈雨露校长强调,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旧邦新命”的安国之策,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的重点大学,肩负着“咨政启民”的重任。由人民大学与清华大学协同共建的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将在方法论之上,把中国特色的国情、市场经济的创新思维和效率精神以及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三位一体”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聚焦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与战略设计,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规划与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过程当中的产业转型与就业问题研究,投融资体制改革,农业现代化及城乡统筹,流动人口市民化等问题,充分发挥高校理论研究与人才的优势,有效拓宽部委决策咨询的通道,实现科研、人才、资源的广泛汇聚和创新要素的有机整合,合力解决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大挑战性问题,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的支持和思想的贡献。

陈雨露校长表示,人民大学将努力发挥学科优势,举全校之力,通过实施“2011计划”,推动协同创新,更加自觉服务于国家改革的重大战略,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着力的将人民大学建设成一流的中国大学智库,在构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方面发挥引领的作用。

围绕“新型城镇化:整体规划与突破重点”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主题,与会专家对于当前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教授发表了题为《新型城镇化需要新的路径选择》的主题演讲。

辜胜阻

他首先点明了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六大争议,并就“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这一问题分别就新方向、新模式、新方式、新路径和新动力等五个方向给出了回答。对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辜胜阻教授认为,在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的角色不能越位但也不能缺位,应当在规划制定、制度设计、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所建树。在谈及人的市民化与户籍改革等问题时,他指出,人的市民化的标志并非单纯的户籍变迁,而应当是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户籍改革应当是全面渐进的增量改革。中国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应当是坚持“两条腿走路”,即以大城市群带动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着重解读了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尹成杰

他认为,新型城镇化是释放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引擎。当前,应当大力转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尹成杰会长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应当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应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工作重点;三是应当走就地、就近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道路;四是要以产业支撑为依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化;五是要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发展新型城镇化必须把握一个原则问题,即要充分考虑耕地、淡水等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以牺牲农业资源为代价、不以牺牲环境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局长刘勇发表了题为《新型城镇化及其投融资问题的几点思考》的演讲。

刘 勇

他认为,城镇化是多元演进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有后发加速特征、具有不同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此外,刘勇还代表国家开发银行介绍了国开行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模式。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顾朝林发表了题为《优化国家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的演讲。

顾朝林

他首先从世界发展大趋势、我国发展趋势和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格局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国际国内背景,继而重点介绍了优化国家层面城镇空间布局的五个要素,即自然基础、人口分布重心、经济和产业发展聚集区、主体动力来源和现有的国家城镇空间布局。顾朝林介绍了清华大学近年来对国家层面城镇空间布局的研究成果:一是提出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化政策区,给出了十大政策区的划分方案;二是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国家城镇体系,分为全球城市体系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城市群层面和边境重要城市这五个层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发表了题为《以人为本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演讲。

叶裕民

她介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和难点,提出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己任的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终极目标,而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两大难点,一是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健康住房供给问题,二是城乡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多元化利益的保障问题。针对这两大难点,叶裕民分别给出了两条对策:一是以人为本,改变规划思路,开展包容性城中村改造,增进农民工健康住房供给;二是以市场化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增进农民权益。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经济参考报、经济观察报、新京报等10余家社会媒体对论坛进行了采访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