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栏目 工作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二期跨学科院长沙龙

2018-05-23

为加强学校双一流建设,推进优势学科实质性融合,促进资源共享,完善学科布局、结构和生态,推动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学科发展前沿的学科重大项目孵化以及跨学科交叉协同创新,52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在明德主楼1016会议室举办第二期跨学科院长沙龙。本期沙龙主题为“全球治理指数网络数据平台建设”,来自12个相关学科的负责人围绕数据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明确了下一阶段学科协同协作的重点工作及发展方向。

按照“每一期1个主题1家学院承办”模式,本次院长沙龙由发展规划处牵头组织、统计学院承办,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红、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艾春荣、高礼研究院执行院长卢斌、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谭松涛、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富晓星、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峰、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越男、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助理陈卫平、法学院院长助理张吉豫、社会与人口学院王卫东参加会议,教务处处长龙永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红宇、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宋姬芳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统计学院赵彦云院长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进入全面量化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分别从研究背景、WGI研究概况以及平台建设规划三个角度阐述“全球治理指数网络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统计学院将联合各优势学科重新设计全球治理指数指标体系,合理利用和开发全球网络数据信息,建设为全世界使用的全球治理指数权威服务平台。他强调,全球治理互联网统计大数据平台要与各个一流学科相结合,催生原创性一流成果,体现集成互联网技术、全面量化统计、学科知识新理念、实时智能化的人文社科研究新范式,开创中国特色、人大气派、新知识体系的网络创新模式。

随后,会议围绕全球治理指数网络数据平台建设展开了具体讨论,就落实合作进行了充分探讨和研究。与会学院负责人充分肯定了全球治理指数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与会学者普遍认为WGI指标体系中国本土化,政治意义重大。在开发全球治理指数方面,人民大学拥有学科优势、数据优势和政策资源优势,应该紧紧抓住互联网、大数据等有利条件,积极在学术概念、实证方法、研究范式等创新上下功夫,注重使用国际通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融合融通,促进跨学科合作在多领域、深层次取得实质突破。

会议就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形成了以下共识。一是强化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搭建一套集成政府数据、调查数据、网络数据、档案数据的基础数据平台,推动数据资源在全校层面共建共享。二是强化协同协作,各个学科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和问题领域,依托“全球治理指数网络数据平台”的数据基础和统计学科的方法支撑,努力构建和开发一套属于自己学科领域的“治理指数”。三是注重科教融合,强化科研创新成果向人才培养转化,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红宇介绍了学校正在推动三位一体的双一流成果体系建设,而跨学科院长沙龙是实现三位一体成果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定期举办跨学科院长沙龙,深挖合作潜力、激发创新动力,不仅能深入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更重要的是能够孵化更多重大项目、催生更多标志性成果。她表示,发展规划处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务工作,支持各个学院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