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栏目 工作动态

高校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12-18

12月18日,高校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云端”召开,与会专家聚焦学校的学科布局调整、新增学科点设置以及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主办,北京大学学科办副主任贺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发展办公室主任吴瑞林、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吴力波、同济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副部长尹学锋、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刘继安、中国社科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处长柴宝勇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杨东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昌乾、李晶、魏丽、沈栋及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同济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副部长尹学锋介绍了学校交叉学科的建设思路,以及现有的交叉领域、交叉科研、交叉学科、交叉平台的情况,并对未来交叉学科建设进行了展望。同济大学根据“人员流动不调动、成果归属原单位、附加绩效再奖励”的原则,将在十大一流学科交叉领域布局学科群、推进交叉融合平台建设运行、加快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建设,同时建章立制,制定系列配套管理办法,调动学科开展交叉研究的积极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发展办公室主任吴瑞林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的有关经验。北航将以“工科做强、理科做实、文科做精”的学科建设方针为指导,以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为基础,走“空天信融合、理工文医交叉”之路。为此,北航构建了“学校—学科群—学科”三级管理体制,由学科/学科群建设委员会负责学科建设相关工作。学校还采取了凝练十大理工融合科学问题、打造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2.0版、建设科教协同创新平台等具体举措,以期逐步实现有组织的学科交叉。

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刘继安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学校以科教融合办学模式为优势特色,围绕“以任务为经,以学科为纬,以任务带学科”的学科建设模式,正在着力构建“11+2”个学科群,形成四大学科高原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逐步健全评价机制,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未来学校还将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教产创一体化平台建设、融入怀柔科学城建设等方向实现进一步发展。

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吴力波系统介绍了学校学术发展中心的建设情况,并强调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源头作用、基础学科对学术创新的基础性作用、学科融合创新对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作用。学术发展中心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为导向,瞄准学科建设关键要素,预期形成导向清晰、沟通高效、决策科学的学术共同体,从而更好地发挥议事共识作用,同时带动各学科平衡协调发展,这是复旦大学学科建设体制机制革新的一大探索。

中国社科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处长柴宝勇总结了学校的三大优势和三大劣势,重点介绍了学校的未来发展思路。他认为,学校应循序渐进开展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突出特色,用好学部制体制机制,实现社科院和社科大优势互动。中国社科院大学将进一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科教融合评价体系,为高校学科评估标准的优化做贡献。

北京大学学科办副主任贺飞介绍了学校优化学科布局的举措和思考。北京大学以学科建设办公室为抓手,带动学校学术治理体系高效运转,以人文、社科、经管、信工、理学五大学部为核心开展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价,学科建设委员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决策和论证作用。面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北京大学将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基础与前沿重点领域布局,推进“新工科”建设、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建设顶尖学科,实现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杨东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专题研讨会是高校间学科建设及发展规划工作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通过本次会议,充分学习调研了兄弟高校在学科布局、学位点设置、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下一步学校将全面推动“新路”十大工程落地实施,高质量推进学校学科建设及各项事业发展,努力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贡献力量!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联合兄弟高校发展规划部门定期举办“发展规划处处长论坛”,至今已举办4届,该论坛已成为国内各高校学习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及发展规划工作举措的重要平台,本次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亦为该论坛的组成部分,后续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将持续举办相关调研学习活动,为学校“走新路”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