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的珞珈智库——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立足实践服务社会做贡献
“武汉大学向政府提交的咨询报告和被采纳数在全国高校中均排名第一,武大人文社科继续保持前三地位,并成为国家‘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在2014新年贺词中,校长李晓红说。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仅2012年武汉大学就提交了371篇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与咨询报告,其中有298篇被采纳,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武汉大学这个“新型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发展智多星
2013年,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程虹团队关于质量安全、质量评价和质量服务方面的三份报告,分别获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王勇批示。
这是对质量研究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肯定。程虹认为,这些都与学校良好的政策导向分不开。在“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下,武大为其研究团队提供了一流的师资配备、扎实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基础。
“在我们面向全国消费者的质量大数据调查活动中,有700多名普通学生参与其中,对各地质量数据进行调查、分析。这为最终报告的出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程虹相信,正是基于武汉大学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其团队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积极为湖北发展建言献策。2012年,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她关于未来十年是湖北省发展的“黄金十年”的研究成果,被李鸿忠书记报告直接采用,并成为该报告的最大亮点之一,在省内外产生巨大反响。
邹薇认为,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与武汉大学对地方发展的高度重视分不开。 她透露,“学校对湖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连续启动了系列湖北专项研究课题的招标。我不仅参与了课题的选定,目前还承担了一项湖北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邹薇研究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内外并举治理通货膨胀等问题的专论及专访,还多次在《新华社内部参考》发表,得到有关领导肯定。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叶永刚为湖北省农业发展提出的《“千湖之省”现代农业集团组建方案》、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李光教授提出的《高技术服务业:湖北省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科技协作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研究》等报告,从金融、科技等角度瞄准湖北的战略发展做出研究,先后获得李鸿忠、王国生、张昌尔等领导批示。
叶永刚多次为湖北金融发展把脉,“经济学教授结缘鸭脖子”传为美谈。他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湖北可以先从金融方面突破,武汉金融中心应定位为:立足湖北,承东启西,辐射中西部,连接国内外的区域金融中心。
《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中国水安全发展报告》、《中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报告》、《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学者瞄准社会、教育、科研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面盘点中国发展现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智力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只要研究者深入地挖掘思想,积极地回应现实需求,加上这样良好的学校氛围,理论联系实际,就不会是一句空话。”程虹如是说。
文化守望者
在文化领域,武大专家学者也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建言献策,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做贡献。
文学院赵世举教授团队《关于构建国家语言智库体系的建议》得到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批示,并被收入教育部《专家建议》;李光等提交的《必须重视手机文化对湖北农村扶贫开发的深远影响》,得到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批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教授有关建立区位文化优势的建议,得到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批示……
“过去很多人都以为语言文字是书斋里的东西,其实完全相反。语言文字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赵世举在报告中说明了建设语言智库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用大量事实举证了语言文字在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建议报告诞生,与该团队长期以来关注社会现实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是,语言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建设跨学科创新平台、武汉大学中国语情监测与研究中心、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三大语言应用平台在武大应运而生。“学校鼓励我们在研究中发散思维、扩宽眼界,研究成果要对国家决策发挥真正的咨询作用。”赵世举说。
武大人不断在人文社科领域发挥着智库的重要作用。著名哲学家、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陶德麟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2013年,他在全国理论界倡导“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他的文章《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湖北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后,在全国引发了实践观大讨论。当年11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笔有雷鸣道不孤》的长篇通讯,报道了陶德麟毕生追求真理、献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感人经历,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批示肯定。
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以来,撰写了多篇研究与咨询报告。所长冯天瑜教授指出,“两岸的统一需要有一种内力相吸,这不是军事、政治等强制性力量可以办得到的,而要靠内力驱动,这种内力就是文化的力量。”武大学者正在借助文化的力量,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此外,沈壮海教授为中央政治局讲解文化软实力;郭齐勇教授为中央国家机关百余部级领导讲课;数字人文和语义挖掘研究团队一年被中央办公厅约稿2篇、新华社约稿20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约稿5篇。
“这与学校长期以来重视基础学科与运用研究的结合,大力鼓励学者瞄准国家、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赵世举认为,学校的这一做法,极具发展前瞻性。
改革急先锋
打开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网站,《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昆明工业强市政策研究报告》、《关于宜昌长阳实施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分析》……一长串的咨询报告赫然在列。在中国改革的道路上,武大人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保障水平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养老、医疗、保障房建设这些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在十年的社会转型期呈现出各种复杂的表情。武大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教授这十年,一直在努力读懂这些表情。他撰写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保护研究》中,部分政策建议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采纳。
在国家近几年完善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同样可见武大人的身影:早在2002年,周叶中就曾应邀为中央政治局领导讲宪法,被誉为中南海“说法”第一人。近年来,他撰写20多篇内参被采纳。法学院教授孙晋团队的多项建议收录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罗萍教授为《婚姻法》的修改做出贡献;财税法“70后”学术团队投身重大立法活动研究,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委托,展开课题研究。
2012年,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由胡德坤教授挂帅。国家领土海洋政策、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海洋权益的保障与拓展、中国极地政策与极地权益、中国疆域历史与文化……一个个研究方向,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要努力建成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国家智库”,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提出了希望。
2013年,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的建议:“防止一哄而起,搞‘大跃进’;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技术‘空心化’;防止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领导‘拍脑袋’;防止个别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借机‘圈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李健的建议“很有针对性”。
2013年上半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科技管理研究领域,李健还有三篇文章分别**中央《求是》杂志和新华社《内部参考》采用。
李健常说,武汉大学作为国家队,应该主动为国分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身体力行。
(责任编辑:zhk)